作为消费电子行业外观创新变革的引领者,蓝思科技(300433.SZ)在智能穿戴迎来新的机遇。

4月23日,蓝思科技2021财报显示,公司实现营收452.7亿元,同比增长22.6%;净利润20.7亿元,同比下降57.7%。

潮电智库致电蓝思科技证券事务代表处,对方未接听。

据财报了解,净利下降主要是2021年人力成本上升、研发项目增加、新园区运营、供应链波动、疫情、限电等综合因素影响。

从事穿戴行业多年的李力(化名)表示,疫情反复、供应链缺芯等是整个行业面对的问题,很多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去年盈利出现下降甚至亏损。

蓝思科技表示,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,确保生产经营总体稳定,最终实现营收继续增长并实现盈利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蓝思科技2021年研发支出创下历史新高,达到21.3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48%。其中对手表、VR/AR等智能穿戴类新产品的相关研发投入有所增加。

4月7日,蓝思科技在长沙智能穿戴投资总额,由原来的15亿元增至54亿元,一次性加码39亿元。



去苹果化,押宝穿戴

蓝思科技成立于2006年,以“代工”玻璃屏幕起家,是全球首家将玻璃应用于手机上的厂商。目前,公司在湖南浏阳、长沙县、湘潭,广东东莞,江苏泰州及越南等地拥有研发生产基地。

在接下大客户苹果之后,蓝思科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玻璃盖板领域的龙头企业。

年报显示,公司2021年来自于苹果的收入为301亿元,占比为66.5%,为近年来最高。但过于依赖苹果也导致业绩承压,起伏较大。

一位从事精密制造业多年的何为(化名)表示,“果链”企业听上去有面子,但其实它们的利润越来越微薄,且不稳定。在乔布斯时代,“果链”企业的日子还相对好过,但到了库克掌舵,它们的利润就被压缩了很多。

“因为库克本身是做供应链出身,对成本的把控极其严格,他跟乔布斯的思维不同,乔布斯会让利供应链。“

“果链”是伴君如伴虎,这意味着苹果一旦有任何动态都会对公司产生影响。

蓝思科技也曾坦言,如果主要客户出现产品销量下降、大幅减少向公司下达订单或降低采购价格的情况,公司的经营业绩短期内可能受到不利影响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蓝思科技也在一定程度地“去苹果化”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
2022年,元宇宙的概念继续发酵,蓝思科技抓住产业先机,把业务增长的目标聚焦于穿戴。

目前,蓝思科技在AR/VR领域已有客户、产品、技术布局和落地。蓝思科技研发投入从15亿元增至54亿元,以39亿元的“大手笔”进一步加码智能穿戴领域,被业界视为“押宝”元宇宙的一个举动。

研发增48%,创历史新高

4月7日,蓝思科技发布了《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》。根据公告,公司拟将“长沙(二)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”投资总额由原来的15.2亿元增加至54.1亿元,项目预计2024年底全部建成达产。

这意味着,蓝思科技将继续加码智能穿戴,抢占更大的市场,打造更具潜力的新增长曲线。而从智能穿戴行业发展现状来看,不难理解蓝思科技这一重大举措的战略意图。

研发投入上,蓝思科技在2021年的研发支出创下历史新高,达到21.3亿元,同比增长48%,技术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一倍。

事实上,除了蓝思科技以外,另外两大“果链”巨头歌尔股份和立讯精密也瞄准了AR/VR这一赛道,并早已有所行动。今年2月,立讯精密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,其中35亿元将投向智能可穿戴设备生产项目。

巨头的加入,智能穿戴领域也将迎来爆发性机遇。

智能穿戴之所以成为消费电子赛道的“香饽饽”,一方面,技术的成熟使得智能穿戴应用场景不断增加,对应的消费需求也正在加速积累。

另一方面,无论是品牌厂商还是供应链龙头都在积极推进具体产品的落地。以苹果为例,2015年以来,苹果围绕智能手机推出AirPods、AppleWatch、Airtag等智能终端产品,不断定义智能可穿戴设备。

蓝思科技作为行业内最早开始对光学、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、创新的企业之一,在技术、产品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。

李力表示,蓝思科技提前布局,主动求变,通过创新引领业务拓展,争取在智能穿戴领域赢得更大的增长机会,这也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。